一、 噴砂設備工藝流程 素材檢查-上模-噴反面-卸模-上模-噴正面-卸模-外觀檢查-整形-包裝-出貨 注:每種部品的工藝流程可因客戶的不同需求做適當的調整。
二、 素材檢查的內容(不良狀況)
1、刮傷:沖壓時模內有殘渣或運輸過程中的碰撞造成。
2、打點: 沖壓模內有顆狀渣或運輸時砂粒與部品摩擦造成。
3、壓痕:模具殘缺造成沖壓不良。
4、模痕:打磨時砂粒與部品摩擦或因砂紙太粗。
5、缺邊:沖壓模具殘缺或其它硬物摩擦、碰撞造成。
6、毛邊:打磨素材時未磨干凈或沖壓時造成(側面或邊緣部位)。
7、腐蝕:產品上粘水時間太長或有化學物品。
8、棱角線:打磨素材時未修好。
9、未倒角:半成品混入。
10、變形:擠壓變形、拋光變形。
11、貼膠:脫脂不凈或保護膜未除干凈。
檢查條件:40W的日光燈照射下,產品放置于距離檢查者眼睛30cm處進行檢查。處理方法:分類包裝、統計、貼不合格標簽,退還客戶。
三、 上模
上模方法:將專用模具放置于平面上模臺上,取已品檢好的良品按“上模操作標準書”指定方法 放進模具內。然后依不同產品的噴砂條件,放在相應的運輸帶上,待噴反面/正面。
四、 噴反面/正面
1、按各部品的不同需求,調整不同的氣壓與速度,開啟需用的噴槍。
2、掛好產品的模具,不可再噴砂過程中停留或掉機。
3、放入時,產品不可碰到機箱,位置應在規定范圍內。
4、取模具時,不可將未噴完的產品拉出來,待模具走到規定位置才可拿出。
五、卸模
卸模方法:
1、把模具從運輸帶上拉出來,同時用氣槍將模內砂粒吹干凈,擺在臺面上。
2、按“卸模作業標準書”將部品從模具架上取出,按規定擺放于紙板上,部品之間應保持10mm的 距離。
3、堆放層數不可太高,以免產品變形。
六、外觀檢查(成品)
檢查條件:再40W的日光燈照射下,產品放置于距離檢查者眼睛30cm處檢查。檢查方法:在標準檢查環境下利用限度樣品與產品比較的方法。
檢查標準:
1、產品的砂粒效果同樣品一致,不可有偏粗、偏細,噴砂不均、漏噴等現象,側面和正面砂粒效果要一致。
2、表面不可有刮傷、磨痕、缺邊、壓痕等與素材外觀不可接受的不良現象。
七、整形
檢查條件:在40W日光燈照射下,產品放置于平面臺上。
檢查方法:
1、在標準環境下利用限度樣品與產品對比或用專用治具測量。如有變形,可依每種部品的變形度檢查 作業標準進行手直。
2、整形后的部品不可有成曲線或折線形狀,整形后應檢查噴砂砂粒效果是否受到影響。(如刮傷、刮花 等)如有應返工重噴砂。